close

政治人物一窩蜂用網路社群工具的濫觴是奧巴馬此次大選。

因為奧巴馬使用網路工具從根本上翻轉了政治的想像,相對於許多年前,政治跟普羅大眾的遙遠距離,現在人們有更多的管道參與公共事務。

美國知名選戰策士Joe Trippi就形容奧巴馬跟希拉蕊的黨內初選,是史上第二次從下而上團隊,大戰史上最強的從上而下的競選團隊。最後的結果就是由下而上的奧巴馬團隊在黨內初選和普選大獲全勝。


實質溝通才有意義

重點是溝通的實質內涵,如果不打算溝通,每天都可以跟網友早安噗,晚安推,但政治的實質還是沒有改變,還是協助選民解決問題,分配社會資源。50歲政治人物並不用比20歲網友還會上網,需要的是用網路工具與民眾實質溝通,解決一般人的問題。

奧巴馬的網路政治參與經驗跟一般台灣人對網路政治的理解不同之處,不是只有架個部落格,噗浪plurk蓋樓,推特twitter加訂閱者,facebook有多少好朋友這個層次。

奧巴馬經驗本質上是把網路的社會性運作整體嵌入了選舉組織,進而他執政後把這個精神也遷入了政府。除了一般網路上的文宣工作,他對於組織、募款、招募志工、徵求意見(並且真的聽進去),都用最網路最web2.0的精神進行,從而導致了前所未有的開創性。

奧巴馬使用這些網路工具目的不只是作秀,也是做實事。他確實使用推特和各種新的技術工具來進行實體的動員,他也確實把政府預算資訊公開,他確實的使用google服務來架構民眾的意見蒐集。這些東西都是真實的改變選民或公民的社會行為,而不僅僅是作秀而已。


能直接接觸新選民

不過台灣的噗浪熱潮還是讓我們看到一絲政治契機,大部分的新選民,特別是年輕人或各縣市的新移入者並不存在政治人物的雷達圖像裡面,因為傳統樁腳組織無法處理這些新選民。

都會裡多數的白領或者廣義來說的青年並沒有參加農漁會、工會公會、扶輪社青商會各種社會社團。而這個無法被接觸到的年齡界線隨著這些青年越來越老,而不斷往上升,總有一天,無法被傳統樁腳組織接觸到的選票會到達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地步。噗浪、推特、facebook之類新工具可以讓新選民直接跟政治人物跨越幕僚跟樁腳,直接接觸反映問題。

所以我們怎麼看待這波政治人物的噗浪與網路熱?噗浪是實是虛?用虛的角度來看,它就是虛,用實的角度看,它就是實,端看政治人物怎麼看待與社會的溝通內容與誠意而已。



文/徐挺耀(作者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2009年08月07日 蘋果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enobia 的頭像
    zenobia

    文字轟趴

    zenob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