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在此相遇」,相遇的地點、相遇的人物,相遇的時間,相遇的歷史,因為在此相遇而成為的自我與人生。

我們在此相遇
Here Is Where We Meet


我們在此相遇

作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譯者:吳莉君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280元
出版日期:2008年3月6日


作者簡介:約翰‧伯格

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繼《觀看的方式》、《另類的出口》、《另一種影像敘事》後,2008年的最重要半自傳性代表作,帶領我們穿越藍色里斯本的時空。

伯格同時也是一位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透過探究攝影本質與文字論述,影響了我們這個世代對影像與文字間有何關聯的思考方式。



這是一本以七個城市串聯而成的記憶之書,死亡之書,愛之書,成長之書。

作者在街道上遇見逝去的母親,父親,女兒,戀人,啟蒙老師,看見波赫士的天空,逐步築構出約翰‧伯格的前半生。

這不是一本傳統的小說、回憶錄、散文或傳記,而是一種混雜了這些文體的嶄新文類,即New Statesman所謂的「未來的文類」:「是虛構,但非傳統小說;是作者的第一人稱,但非回憶錄;是在時間與空間中自由穿梭的描述,但又始終是立足於當下;是一篇無悔的告解,也是對感知與情感的深刻挖掘。」

故事從里斯本五月底的一個炎熱午後,伯格在公園長椅上遇見他死去十五年的母親,拉開序幕。他母親告訴伯格:「死者不會永遠待在它們被埋葬的地方」,「人死了之後,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想住在這世上的哪座城市」。

就這樣,伯格在里斯本與他死去的母親相遇,他們在這相遇之地同遊、交談,藉此描繪出這座城市的歷史、地理,也同時回憶了他的家庭、童年與成長。

在他母親離去之際,請求伯格多記錄一些「死者」之事,讓世人更了解他們。於是,伯格踏上了這趟時間與空間的奧迪賽之旅。

這趟旅程是以「地方」為經,以對伯格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為緯,延伸出關於那座城市、那位人物以及伯格自身的歷史與記憶。

地點包括葡萄牙里斯本、瑞士日內瓦、波蘭克拉科夫、英國伊斯林頓、法國雅克橋、西班牙馬德里、德國柏林等,人物除了他的親友導師同學之外,也包括波赫士和羅莎盧森堡等對他影響深遠的人物。



里斯本 Lisbon

在里斯本某廣場中央,有棵名叫盧西塔尼亞(Lusitanian)的絲柏樹,「盧西塔尼亞」這個字的意思是:葡萄牙人。

它的枝枒並非朝天空伸展,而是在人力的馴誘下水平向外舒張,舒張成一把巨大、綿密、異常低矮的綠傘,直徑二十公尺的傘葉,輕輕鬆鬆就將百餘人收納進它的庇蔭之下。支撐樹枝的金屬架,圍繞著扭絞糾結的龐然樹幹排成一個個同心圓。

這棵絲柏起碼有兩百歲了。它旁邊立著一塊官方告示牌,上面有一首路過行人寫的詩。

我停下腳步,試著辨認其中幾行:
……我是你鋤頭的柄,是你家屋的門,是你搖籃的木,是你棺材的板……


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archive/2008/03/03/25272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enob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