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當兵,十八個月逃兵,十個月看守所,十八個月勞役,加上十三個月的補兵,總共五年又兩個月。
「二十歲進去,二十六歲出來,我的黃金時代就這樣度過了。」
這是攝影家柯錫杰在余宜芳為他撰寫的傳記裡的一段告白,他雖生性豁達,但當回憶往事,仍不免為他痛失的歲月惋惜。
柯錫杰的傳記《宇宙遊子》全書分五部,近四○○頁,從頑皮少年寫到逃兵、入監以及終於抵達日本走上攝影之路。從出生地台南去到東京,花了二十年,雖然柯錫杰實現了夢想,但這一段路走得艱辛。
柯錫杰的成長故事佔了全書八十頁的篇幅,給人的感覺是,他彷彿在泥淖裡爬行。
一般人經此打擊,身心俱疲,很難再為自己殺出一條新路,但柯錫杰非常人,少年時代的逃兵經驗反而成為他的資產,所有的折磨他都忍受過了,無可救藥的樂觀性格,從此成為他的血肉,後來前往紐約打拚,即使餓著肚子,他也能獲得一個矇頭大睡的美夢。
在柯錫杰的生命裡,他真的是火裡來浪裡去。
「闖蕩五湖四海的紐約數年,他欣喜憑實力闖出一番局面」,一旦在紐約時尚攝影圈享有盛名,他當然過著五光十色的享樂人生,不過,真正的藝術家,靈魂永遠是清醒的,何況,柯錫杰具有不同流俗的人格特質,他突然對一切擁有感到厭倦(結束二十年的婚姻也是另一個原因),他捨棄一切,開著一輛二手車,從阿姆斯特丹,直奔西班牙,再到義大利、希臘,終於踏上他嚮往已久的北非大地。
柯錫杰在最近出版的一本由他自己執筆的《心的視界》裡有這樣一段話:「沒有要進行的工作,也沒有待訪的朋友,在天地尋找自我,彷彿是我此行唯一的功課。
但當時的我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不想。只是每個仰望星空的夜晚,看著在我眼前出現又消失的旅人,都讓我想起自己。」
《心的視界》是柯錫杰的攝影作品集,也是他的攝影筆記,更像是一本藝術家的哲學手記。書中有他的人生觀,也記錄著他在世界各個角落攝影的心情以及每一幅作品拍攝過程中的緣分。
民國七十年前後,我收到當時主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寄來的一組約十張的柯錫杰攝影海報,我把其中幾張,如攝於希臘地中海上空的〈等待維納斯〉和攝於西班牙的〈安東尼奧〉配了畫框掛在辦公室,這一掛竟然掛了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
專業和技巧之外,柯錫杰無論拍什麼,他先要有感動自己的因素。他的許多作品都予人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
原來每幅作品背後都藏著一個故事,譬如有次他在中國大陸旅遊,車子行進時,他看到一個中年漢子背著一袋很重的米,獨行在濛濛細雨中,正是歲末年終,他必定是趕著回家過年,柯錫杰叫車子立即停下來,用十秒鐘的時間拍了張〈冬之邀請〉,成為天地間的永恆停格;另一張〈敦煌之晨〉,把一個透明紫色天空,拍得像一則神話,閃亮的金星和月亮遙遙相對,看到這樣的宇宙美景,柯錫杰只覺得自己是個卑微的人。
就因有這樣一顆赤誠的心,柯錫杰不管走到世界任何角落,總有拍不完的題材。
一生不願選擇順遂路的柯錫杰只要手握攝影鏡頭,他就能在自己的想像世界馳騁,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文/隱地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8031000467+1105130102+20080310+news,00.html
距離 還有
- Mar 10 Mon 2008 19:29
在天地間尋找自我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