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都已經老了,但老年有老年的榮耀,也有老年的辛勞。在一切終結之前,我們還是可以做一些高貴的事情。 ──但尼生:Ulysses


三論「逃避主義」


我總覺得西塞羅和莫洛亞在談論老年的問題時,筆調上都傾向於一廂情願的樂觀,而忽略許多負面的事實,他們甚至會把老年說成是人生最幸福的階段,這顯然與事實不符。

當然,人老了如果身體還很健康,能夠無視於死亡的威脅,並且不斷有正經的事情可做,這可能是幸福的,但放眼望去,到公園或醫院走一遭,我們發現大多時候事實並不是如此。

人不會無緣無故平白變老的,步入老年是一種奇異的過程,人變老是在歲月的不經意流逝中不知不覺形成的,我們只有藉著觀察時間在與我們同年齡的人臉上所產生的奇異效果,才像是面對著一面鏡子,看見了同樣在我們自己臉上和心中所發生的,那就是老年的入侵。

我想起這一現象正是《追憶似水年華》最後一卷「追回的時光」裡普魯斯特所敘述的情節。

故事敘述者年老時有一天去參加一次晚宴,在這個場合裡他遇見一位多年不見的昔日故舊:「我想起他是我以前的一位朋友,我不自覺計算一下他的年齡,大約和我相仿。

我聽別人說他顯得很蒼老,我驚訝他身上的確有不少老年特徵,動作遲緩,滿臉皺紋,於是我明白他果真老了,生活把他變老了……」


人也有可能一夕之間突然變老的,像遭逢重大變故或生病,一個人會一下子就踏入了老年的門檻。

其實那是一種錯覺,人的衰老絕不會平白無端就突然登門,在這之前,瀕老的跡象早就像鬼魅一般,不時圍繞四周圍在窺伺你了,只是我們也許缺乏想像力,通常不太會去注意或不願意去面對罷了。

可能的情況會是這樣:有一天我們發現只因稍稍一點不小心,在年輕時像頭痛感冒那樣不必太在意的小毛病,這時卻緊緊把我們纏住,絲毫不肯鬆手;不消多久,我們的體力衰竭了,臉上不再有光彩,眼睛的光芒也不見了,彷彿一瞬間,一切都一去不復返了,你老了,死神開始無時無刻不在不遠處對你頻頻招手。


在楊德昌的《一一》影片中,電影開場不久老奶奶對孫女說:「我老了,覺得很累。」

我父親活到八十歲的時候,身體還很健康,沒什麼特別病痛,卻老說要脫離家庭,一個人住到安養院去孤獨過活,他說覺得很疲倦。

我想到托爾斯泰年老時不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情離家出走的嗎?
他在留給妻子蘇菲亞的信上這樣寫道:「我希望能夠在離開人世之前,獨自度過幾天寧靜的時光。」
他當時身上帶著兩本書,一本是《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另一本是《蒙田論文集》。

這是否由於年紀老邁所產生的對生活的厭倦,所導致的消極逃避心理呢?顯然正是。

我特別注意到,年老的顯著特徵之一就是疲憊和厭倦生活,卻又一時死不了,人到了一定年紀,或由於身疲體衰,或由於生活不如意,或由於疾病侵襲和死亡陰影干擾,冷不防竟跌入了心灰意冷的處境,從而萌生企圖逃避生活的心理。

另外,有些人一步入老境,會變得脾氣暴躁,性情乖戾,凡事斤斤計較且百般挑剔;有人認為這是一般老人的通病,其實不是,有這些毛病的人,他在什麼年紀都是這樣的,而且根本上也是不快樂的。

我的結論是,人只有從年輕時代開始培養對知識的好奇心,並修煉通達情理、性格隨和以及胸懷開朗的性情,老年就一定會是平和快樂的,如果再加上孜孜不倦的求知習慣,那平和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上一級了。



聯合報╱劉森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enob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