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20多歲的黃小姐是醫院護理人員,常會手腳冰冷。忙碌的工作總是讓她三餐不定時、缺乏運動,也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雖然她已儘量多吃蔬菜水果了,但便秘卻仍是她揮之不去的夢魘。
案例二:50歲的陳女士便秘多年,長期以來一直依賴服用軟便劑解決排便問題,並且長期服用抗憂鬱劑。但是近一年來,軟便劑藥量漸漸增加,效果越來越差,大便還是很難解出。
案例三:80多歲的葉奶奶,多年前,因骨折加上中風,行動不便,大部份時間都是臥床,或坐在輪椅上。最近一個月食慾越來越差,且經常抱怨肚子痛,腹部X光檢查發現,滿肚子都是大便。
根據調查,15至30%的老人有便秘問題,53至73%的機構住民(如:安養中心)有便秘困擾。便秘分為功能性與器質性兩類,臨床上所指的,通常為功能性便秘。
◎若患者在過去1年中,至少12週有下列兩項以上的情況:
●超過4分之1的排便須用力,排便困難。
●超過4分之1的排便有硬塊或堅硬。
●超過4分之1的排便有排不乾淨感。
●超過4分之1的排便有肛門直腸阻塞感。
●超過4分之1的排便須用手協助排便,或每週排便少於3次。
同時配合健康檢查排除大腸激躁症與器質性病變的問題,即可診斷為功能性便秘。
◎常見的發生原因包括:
●藥物因素,例如:三環抗鬱劑、鴉片類止痛劑、抗巴金森症製劑等。
●神經系統異常,例如:中風、失智。
●飲食因素,包括水份攝取不足、纖維質攝取太少。
●內分泌代謝疾病,例如:甲狀腺機能低下或糖尿病。
排除器質性問題不談,中醫認為便秘的病位雖在大腸,但與人體臟腑:肺、脾、胃、肝、腎的關係密切。
同時依據可能引起便秘的原因與病人的體質,將便秘分成熱秘、氣秘、虛秘、冷秘、濕秘等數種類型。
●熱秘的人通常大便乾硬、腹脹滿、口臭、多汗,通常是喜歡吃香喝辣等重口味,以致腸胃積熱者。
●氣秘的人通常精神較抑鬱,或平日精神壓力較大、工作繁忙者,常會噯氣,女性月經前會有乳脹感。
●虛秘則常見於老人,或機構住民,或化療,或使用止痛劑者,大便燥結或軟。有時雖有便意,但解便困難,常倦怠懶言,頭暈心悸。中醫認為,這類患者通常氣虛或血虛。
●冷秘者常大便秘結、手腳冰冷、冬季特別怕冷、小便清長、夜間多尿,通常見於平日俗偁較「冷底」的人,或是大病後,體內陽氣虛衰者。
●濕秘的患者常常大便質軟黏膩、解大便費力,這是因脾胃虛弱,水份代謝失常,累積於體內,而成為痰飲,常見於嗜吃冰品的人。
針對上述各種不同類型或混合型的便秘患者,經由診斷鑑別之後,醫師會開予相應治療的處方,或再搭配針灸治療,通常即可獲得不錯療效。
(廖敏宏.作者為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中醫科醫師)
距離 還有
- Jul 01 Tue 2008 22:35
不能說的「秘」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