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屏東縣-漂流木

水災一個多月後,台東海濱公園沙灘上,還堆積著大量漂流木。大大小小白色的樹幹,如屍骸般綿延到天際。

其中,有些木材近二十公尺長,這麼多粗大的樹幹,居然在豪雨沖刷下,隨著崩裂的土石泥流,從中央山脈一路滾落到海濱,甚至隨著太平洋的洋流,漂流到日本海域。

這些白色巨木屍骸,見證大自然殘暴力量;漂流木背後,也潛藏著許多人為社會問題。不少無根的良木被懷疑是山老鼠已偷偷在山上砍下,還來不及運走,就被豪雨大水衝到山下;這些漂流木,也凸顯出現代國家與原住民傳統價值的矛盾。

台東在地的律師劉櫂豪說,許多民眾陳情,因撿到被林務局認定為一級良木的漂流木,而遭檢方調查。律師說,這些案件都沒有被起訴,民眾最終會不會被起訴還是未知數。

在現代國家的觀念中,山林是國有財產,被大水沖刷到河谷、海濱的林木都是國有財產,必須由地方政府把一等良木註記後,一個月後才能開放那些沒有經濟價值的次等雜木給民眾撿拾或包由民間廠商承包。在此之前若任意撿拾漂流木就會觸法。

這是現代國家對財產權的觀念,聽似合理;對原住民而言,中央山脈卻是祖靈所居之處,山上漂流而下的木材是祖先所賜。尤其在家園慘遭毀損,需要重建之際,他們更迫切需要利用漂流木來重建家園。他們更無法諒解,在祖靈棲息之地盜砍良木的山老鼠可以逍遙法外,而只是撿拾祖先禮物的小民卻要面臨起訴。

為了捍衛「財產」,災區的原住民部落,在回鄉推動救災重建的Kimbo、義工阿晃、台北下來關心重建工作的嚴總裁等等多人合作下,寫好案子,向中央爭取,在結合部落內外資源之下,終於合力讓政府允許原住民可以利用這些漂流木進行家園重建。

成功爭取漂流木,看似重建過程中小小插曲,卻振奮了災區住民的士氣。Kimbo在災區村民的工作會議上興奮說道:「漂流木是祖先在大武山上的樹木,如今終於回到我們的部落,做為重建我們家園的柱子、那些木頭的香氣也將留在我們的家中。」

漂流木的故事,象徵著原住民部落的重建,不只在把被洪水沖毀的家園恢復原狀,更要找回祖先傳承下來的部族精神。台東一個受災村落的重建中,看到部落成員,藉由社區營造的方法,規畫自己部落的未來,他們積極串連運用外界資源,動員許多社區運動老將與各領域專業人士,他們也試圖讓自己部落傳統的工藝產品,與新的設計觀念及市場結合。

長期在台山地區從事社區工作的張校長說,其實在今天原住民村落中,已很難看到完整傳統部落的社會結構。這次天災也是許是契機,在社區營造與重建過程中,讓部族傳統精神與運作方式再度展現、轉化。這次重建,應該是讓原住民社區走向未來,而非回到過去的重建。

Kimbo的〈大武山〉唱著:

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去
為了山谷裡的大合唱
我一定會大聲唱歌再也不走了

回到祖靈所居之地的夢想,更積極的轉化或許是:讓祖靈乘著漂流木,來到子孫受災受難的處所,帶領著子孫,重新凝聚部落精神,走向未來。


文:顧爾德(作者為專欄作家)2009-09-21 中國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enob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